《叶沁源诗词》资料
一、个人简介
郝晓峰 女 1950年出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自幼喜欢古典格律诗词;参加工作38年,从事档案工作22年;2004年出版专著《档案与收藏笔谈》(中国档案出版社彩印本)。业余收藏研究明信片版本文献,2005年退休后,开办“叶沁源书斋” “叶沁源”网店,撰写网络收藏类文章。现为北京收藏家协会理事、编辑。北京诗词协会会员。
二、选集——第三编 知青人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12年。柳宗元《柳宗元集》
《垦荒》
塞外北大荒,人烟渺茫茫。拓荒黑土地,脱坯建新房。
《耕地》
拂晓进菜地,鞭甩牛耕犁。露水湿裤角,黑土没牛蹄。
《播种》
黄牛翻黑土,播种玉米田。田垅一条条,扶犁轻扬鞭。
《果园》
重返老果园,树上鲜果甜。翠梨滿枝头,苹果大又圆。
《采石》
冬季上山绕回环,锤砸钢钎手震颤。炸药引线装滿满,引爆巨石震响山。
《送肥》
腊月寒冬送肥忙,镐头刨冰铁锨装。白雪皑皑鸡报晓,个个雪人汗水僵。
《铁匠》
钢铁烈火烧,铁锤当当敲。锻造农机具,铁匠技能高。
《醉酒》
朋友相聚多,美酒碰杯喝。酒桌喝胜酒,喝醉滾下坡。
《挖山参》
珍草藏阴林,丛草当护身。踏遍崎山路,难寻小山神。
《育苗》
温室种苗秧,施肥小苗壮。田埂成方块,绿毯片片彰。
《水稻》
稻田黃金浪,丰收稻米香。高产靠科技,稻谷粮滿仓。
《放猪》
身穿汗斑衣,脚穿橡胶靴。走进湿草甸,甩鞭放猪嗟。
《猫咪》
可爱咪咪猫,白天伸懒腰。夜里抓老鼠,护粮披战袍。
《割谷子》
秋风吹金穗,弯腰割谷累。手握锋锋镰,汗流滴滴背。
《大豆》
秋收大豆香,金果粒粒黄。晒场喜洋洋,农场亦故乡。
《粮仓》
秋风十月凉,雪前忙收粮。粮豆金灿灿,笑语飞滿仓。
《大公鸡》
头顶炬红帽,拂晓仰天啸。惊醒睡梦人,唤出阳光耀。
《採蘑菇》
雾霭云气沉,踏进茂密林。露珠缀蘑伞,盯採蘑菇群。
《野菊花》
菊花不并百花丛,独自郊野趣无穷。宁可枝头寒霜死,何惧花落北风中。
《水豆腐》
鸡呜拂晓呼起床,牵驴急去豆腐房。缸中泡豆涨胖胖,磨出豆浆锅里香。
烈焰燃燃浆水沸,瓢瓢灌入模具框。嫩白豆腐送食堂,豆腐块块受表扬。
《山火》
浓浓烈火呑山林,火光冲天把人薰。战士英勇不畏惧,扑灭山火护绿荫。
《採核桃》
深山林密如伏龙,楸树挺挺入云丛。筐滿人乏累弯腰,核桃颗颗落草中。
《黄花》
山花香满甸,黄花艳艳开。蜜蜂翩翩舞,甜蜜蜜中来。
《蘑菇》
伞立在草丛,晨露洗伞菇。肌肤净又嫩,朵群粒粒珠。
《满江红—春天》1968
北国龙江,无限意、千里万里。赞回首,春苗带雨,广阔天地。
京城淑女何处认?幼燕展翅谁人记?忆集贤,双手挽天河,冲天气!
追往事,念古今。沐朝阳,创新绩!流水荡泥土,流光抛人易。万倾烟波洗征尘,
再展英姿风流女。看龙腾、虎跃争上游,飞铁骑!
《念奴娇—春歌》1968
春雷滚滚,震北疆,春潮波涌江港。东风送暖,漫骄阳、冰溶河开水荡。
万物更新,青苗茁长,喜烂漫山花,遍染环宇,万紫千红竞放。
战士春满心房,挥万钧巨笔,云笺天上。新春绚丽,看辉煌,谁把宇宙开创?
大地震响,工农的年史,风雷激荡。震碎黄梁。时代歌声朗朗。
《鹧鸪天--四方台夏锄二首》1971
(1)应向千侯比风雅,一杆银锄送年华。双双新燕云里翔,片片青苗落黄沙。
歌缥缈,雾轻扬,雨似清泉人似花。逢人问道归何处?遥台神州遍天涯。
(2)王侯历来爱风雅,谁知银锄送年华?鸿鹄展翅无尽处,绿水青山笑黄沙。
农家碌,汗挥洒,胜似雨丝宛如花。劝君莫念归所向,红心壮志在天涯。
《颐和园》1971
碧水荡轻舟,人似桃花秀。松涛阵阵私语声,岁月浓情酒。
婷女今在否?孰与话轻柔?此恨悠悠水自流,脉脉风尘旧。
《感怀》1976
一联佳句随逝水,十年幽思满素怀。昔日喜成鸢凤友,却无红叶作良媒。
《友情》青年同下乡,湿甸把地翻。手掌结老茧,垦荒肩并肩。
泥泞沼泽地,相助共克难。知青战友情,回首忆昔年。
《季节》落叶秋风催冬到,花草枯黄颜色消。物换星移又一年,东风浩荡百花笑。
《烦脑》秋眠不觉晓,心中有烦脑。丢掉忧心事,寻找喜庆好。
《返城二首》
(1)返城离去日,妻儿不能弃。承诺有誓言,喜泪落如雨。
(2)一九八零年,今生记心间。农场调回城,人生新开端。
《读研》
数年寒窗苦读研,互学友爱博学先。酷暑寒冬几度秋,书香袅袅学海艰。
《鹧鸪天—感怀三首》
(1)风雨天涯千万里,重聚京城心已离。回回梦中犹落泪,每每相思又相怡。
路灯暗,曙色祺。春日独上画楼西。碧水荡漾花如霞,落花流水暖风习。
(2)两心相印却无缘,往事沉沉已如烟。人生有恨春天里,百花开时望九天。
咏絮才,玉容颜。彩蝶翻飞舞翩跹。繁花落尽春心在,阴晴有缺古难全。
(3)风雨人生泪痕斑,千里征程晓星残。北疆沃土春阳暖,长江轮渡夜风寒。
缘份仄,天地宽。百年人生五色绢。春风浩荡柳垂垂,花开花落又年年。
《45周年记怀》1967-2012
同学少年赴北疆,皑皑白雪踏春光。春种秋收冬打石,黑土地里豆飘香。
泥土稻草盖新房,宽大茅屋明亮窗。青春无悔付年华,并蒂花开结鸳鸯。
房前屋后豆上墙,养鸡养鸭喂奶羊。机器轰隆当工人,起重电子氧气厂。
车磨洗刨油漆工,婴儿降生喜成双。举家搬迁到长江,江北水城有紫琅。
浪花翻腾向大海,万轮千驳在启航。工作之余再学习,大专本科从头上。
膝下娇儿在成长,紫琅山下菜花黄。水城十年又返京,一家四口儿已大。
搬来搬去又六年,繁华京城无住房。康居普查无房户,分配住房亦有偿。
档案局又档案馆,工作干着老本行。档案工龄二十年,退而不休搞收藏。
博客文字电子图,虚拟空间互联网。民间收藏万佛殿,千奇百怪共倘佯。
旧书王国开网店,天南地北聚一堂。忙忙碌碌又八年,中华文明传芬芳。
万水千山已走过,日月星辰瞬间望。龙年雅兴又欢聚,管乐声声琴音畅。
丝丝白发犹笑颜,举杯互勉度夕阳。人生百年终老去,笔墨文字寄后浪。
《忆秦娥-和傅玉玲:知青47周年纪念》1967-2014
(1)
知青奠。岁岁年年沧桑变。沧桑变。痴心不改,热血肝胆。
青春黑土两手茧。白发花甲犹笑脸。犹笑脸。天边明霞,夕阳盛典。
(2)
知青炼。少年支边领头雁。领头雁。生命扑火,焦土一片。
荒原黑土坟碑现。青春永驻人不见。人不见。痛彻心脾,悲情震撼。
(3)
知青伴。同学共赴龙江畔。龙江畔。白雪桦林,青春奉献。
少年相携风尘剑。老来相助情依恋。情依恋。一生一世,天地永远。
附:傅玉玲《忆秦娥-纪念赴北大荒47周年》
光阴转。青春不在韶华远。韶华远。心态依旧,乌发霜染。莫需感叹桑榆晚。朝霞堪比微霞艳。微霞艳。相扶相助,健康无限。
《丰盛之花-和晓昉》
霜打雷轰雪里埋,迎风艳艳向阳开。山路曲曲情相连,姹紫嫣红凤凰台。
红尘滚滚向大海,天道轮回有真爱。人生百年终老去,草木一秋亦成材。
注:1967年12月6日,北京丰盛中学10名女生赴黑龙江双鸭山集贤农场。
附:赵晓昉《丰盛之花》
丰盛之花丰盛开,飞落北国开不败。良种站里育良种,荒原花香寄后代。
花开有为自得意,花落无名志不衰。百花争艳贵有情,不怕春光不再来。
《浪淘沙·丰盛之花-和傅玉玲》
丰盛十支花,芳龄十八。保卫边疆远离家。屯垦挥锄又扛枪,黑土骄娃。
人老添白发,文笔亦嘉。网络平台共描画,纯情之水勤播洒。绝代风华。
附:傅玉玲《浪淘沙-丰盛之花》
丰盛几枝花,绚丽无暇。戍边屯垦献春华,风雪严寒浑不怕,黑土奇葩。
今已是花甲,风采尤佳。自娱天地更潇洒,流水飞云心不竞,永远朝霞。
《晚年二首》
(1)一别相见晚,叶落银发斑。往事成追忆,相爱在晚年。
(2)改革生活甜,丰衣又足食。昔日苦记忆,夕阳美景迷。
《知青四首》
(1)知识青年百万千,一路高歌踏荒原。遥望大雪冰封地,誓把荒草变粮田。
(2)农垦支边锁少年,荒山野岭一片田。追忆往事苦中甜,知青当下在人间。
(3)岁月如刀鬓如银,青春百万赤子心。北疆万顷黑土地,报国一代知青人。
(4)青年下乡度艰难,蹉跎人生弹指间。悲欢离合坎坷路,人老沧桑已晚年。
《战友十一首》
(1)战友昔日离,在津已闻知。好友欲相见,握手解心急。
(2)远方战友心,友谊浓酒杯。昔日同患难,今日燕双飞。
(3)交友要真诚,清风徐徐来。人生百年路,好人福运开。
(4)战友分离南北中,相隔千里各不同。家庭幸福人团圆,银发怀念东方红。
(5)东西南北难相逢,微信短信聊真诚。知青情义难忘记,青春友谊又一程。
(6)战友相聚叙话长,往事依旧心中藏。人生飘零真情在,欢歌笑语度夕阳。
(7)激情岁月重回眸,支边战友情义留。金秋灿灿两心暖,鬓发斑斑共春秋。
(8)战友南北有情缘,光阴似箭四十年。星空编织相思梦,两情相悦夕阳晚。
(9)重逢战友笑开颜,酒过三巡叙不完。再聚杨柳春花艳,泪花相送分別难。
(10)思恋战友一路程,高铁似箭千里行。真情相聚心相拥,离別时分天不晴。
(11)战友情深相聚来,昔日友谊显现开。半世风尘常惦念,知青故事畅心怀。
《诗情十七首》
(1)情人笔下诗,初学无韵词。文化水不满,写诗杨柳枝。
(2)挥笔记情愫,心言赤子知。百练绕指柔,功夫在静思。
(3)台灯桌前照,挥毫写韵诗。思绪心中甜,情涌文字驰。
(4)迷时脑静思,编撰考章辞。杂声闹市散,心中恋情痴。
(5)夕阳有诗友,诗韵共攀求。思绪出风景,笔下峙篇留。
(6)疑义相与析,切磋古韵流。文笔意境美,人间有金秋。
(7)落叶金秋凉,灯下写诗忙。韵律心中记,挥笔写词章。
(8)执笔写爱诗,心血涌情思。字字象珍珠,珠珠结心依。
(9)思念生情思,投笔无诗词。心靜有思绪,投笔画诗词。
(10)两心恋诗情,千里寻知音。同写诗韵词,深爱诗画人。
(11)缠绵相思恋,暗恋在少年。执笔涌诗情,江边柳树缘。
(12)乐乐没有愁,愁愁白了头。笑笑忧郁掉,快乐写春秋。
(13)夕阳晚年有诗情,独自沉思写韵文。千年诗国汉字传,心有灵樨韵华殷。
(14)诗文思绪靜夜深,双眼昏花疲惫身。细酌字字望星空,沉思淡淡意中人。
(15)半瓶学识也写诗,有人笑我像老痴。潜词造句多用心,思绪悠悠写诗词。
(16)投笔诗画心欢悦,昼夜劳神披星月。劳逸结合长康寿,诗坛文彩共事业。
(17)四十五年记忆凝,文雅秀丽一眸情。暖风扑面柔似水,魂断诗坛人间行。
三、结语:
从1968年写作第一首诗,到诗集《叶沁源诗词》的出版,走过了46年人生路。我从小爱读书,1966年我在北京丰盛中学初中毕业,1967年12月去了黑龙江双鸭山集贤农场,后改编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9团。我与同校的10名女生分配在团部附近的良种站务农。上火车时,行李里带着,从父亲的藏书中挑选的3套书《红楼梦》《胡适文集》《古诗词韵律》。这3套书后来不见了踪影,当时没惹出麻烦已是万幸!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阅读重要性的深层认识,都是同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大师们。前人的智慧,给予我前进的动力,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我是千百万知青老三届中的一员。知青是特殊年代,造就出来的特殊群体。知青们从优越的城市、家庭,走向农村、边疆、穷山恶水之间。历时十余年,经受社会的洗礼和磨砺;又伴随历史的转折,举家搬迁拖儿带女,工作之余,完成学业,补上了学历欠帐。生活造就出一代知青人,饱经忧患、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品格。我在黑龙江工作12年,江苏工作10年,1990年回到北京,十多年生活在逆境中。1974年,我的一对双生子降生在黑龙江,2个孩子出生3个月当地水土缺钙,患上了软骨症。严重的消化不良导致婴儿的抽搐和惊风,生命随时会离他们而去。我日夜操劳不敢有分秒疏漏,身心疲惫,疾病缠身,感觉自己也命悬一线!是千里之外,承担文革种种不幸重负的母亲从精神和经济上支持了我,让我们母子3人活了过来。种种人生的磨难和阅历是诗词文学创作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是诗性的民族。我们作为当代生命存在、社会存在、文化存在的民族个体,以自我生命与时代生活的瞬间感悟真情吟唱,展示现代人的精神内涵与思想世界。在文学创作中爱情、生与死从来是永恒的主题,诗词也同样。《叶沁源诗词》承袭传统诗词艺术之精华,为继续铸就民族魂魄添砖加瓦。本作品不完全出自我一人,感谢没有署名的知青朋友为我所作的一切。感谢我的父母、亲人、好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还要感谢出版界的朋友。写作受社会历史和个人主观条件的制约,不足之处承望读者给予雅正,也希望更多爱好旧体诗词写作的同好与我分享快乐,吟咏唱和。衷心祝福伟大祖国,愿传统诗词艺术创作呈现勃勃生机。
叶沁源书斋电子邮箱:13601361815@163.com
作者 郝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