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雨二三事——为悼念挚友忠雨而作

2022-10-27
李甘霖
297

忠雨二三事

        ——为悼念挚友忠雨而作

十月二十三日,一打开微信,就看到忠雨在丹阳逝世的噩耗。先是脑子里一片空白,接着就怀疑消息有误,可看看微信,全是战友们悼念的帖子和祭奠的花圈,于是,泪水夺眶而出。

泪眼朦胧中,忠雨有棱有角、阳光向上的面容,健硕挺拔的身材,又格外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联成了一片……

一、他是个“练家子”

知青刚来的时候,有的就住在我家房后原来修理厂的宿舍里。我常常在中午和晚饭后,听见从知青宿舍那边传来“叮叮当当”铁器敲击声和重物落地传来的声音,有时还夹杂着知青们的欢呼声和大声喝彩的声音,有人告诉我,这是知青们在锻炼身体。

有一天,从知青宿舍路过,看见知青们又在锻炼,就站下来看热闹。他们在一根铁棍两头安上“东方红”的驱动轮和支重轮,就是杠铃。举过头数三个数,然后扔到地上,就算合格——举起来时铁器敲击“叮叮当当”,落地时发出闷响。有人举过头知青们就欢呼雀跃,大声喝彩。

只见从围观的知青中走出一个人来,身材不高,却很健硕,棱角分明的脸,有一股阳光向上的英气。是初夏时节,他穿了一条蓝色短裤,上身一件红色背心,腰间扎了一条宽宽的腰带(后来我才知道,那叫板带,是练功之人必有的设备)。发达的胸肌,宽厚的肩膀,叫人觉得他浑身活力四射。只见他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到杠铃前,站稳,向围观的人抱抱拳鞠了一躬,两腿微弯,与肩膀同宽,哈腰,双手紧紧抓住杠铃,手腕一翻,一个下蹲,杠铃与脖子平行。只听他一声呐喊“嘿!”跨一个马步,全身发力站起身来,收回马步,两手高举,站稳。全身肌肉紧张而饱满,杠铃稳稳地停在空中。围观的人们刚要欢呼雀跃,只见他突然把杠铃放在左肩上,两手一翻杠铃又滑到右肩上,人们看傻了眼,忘了欢呼鼓掌,四周一片寂静。只见他双手握着杠铃,又高高举过头顶,约摸三五秒,才很轻松地扔到了地上。他又抱拳、鞠躬,向围观的人施礼。随着杠铃落地的响声,人们似乎从梦里惊醒,立刻热烈鼓掌,大声喝彩。“棒,真棒!”“牛,真牛!“太好了,真神”,欢呼声,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他谦虚地笑着,举手向大家示意。初夏的夕阳把淡淡的余辉撒在他古铜色的皮肤上,他的前额、鼻子、胸肌……都闪闪发光,真像阳光照耀下的一座青铜雕像。20160919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从山东来的老丁头,在老家练过小开门,平日也常在家门口练过把式。他看到了眼前的情景,手摸着下巴,说:“练过,练过,小伙子准是个练家子!”

后来,我知道,他确实练过。他练过摔跤,练过举重,练过健美。后来熟悉了,到他家看墙上挂的照片,都与众不同:要么突出的是发达的胸肌,要么就显示出让人羡慕的肱二头肌,再就是抓拍的练举重或健美时一个精彩的片段……

他就是刘忠雨。

二、不打不成交

七九年前后,忠雨调到一连学校任教。在工作中刻苦钻研,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工作热情有加,对学生循循善诱,教学成绩十分突出,在学校师生中享有威信。

当时“文革”结束不久,全国上下提出治“内伤”。社会治安也不算好。学校东边常有一些十五六,十七八岁的小混混趁中午学校没有老师,人又少的时候来捣乱。他们撩拨女生,强行打开学生的饭盒,有好吃的就自己吃了,有时还抢学生的零用钱……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中午须在学校吃午饭的学生,甚至不敢来上学了。

忠雨决心会会这帮小混混。

那天中午,他没回家,找个地方隐蔽起来。放学后,那帮混混又来了。混混们刚要到教室里,忠雨从隐蔽处跳出来,大声喊道:“那里来的混混,不学好的东西,快给我滚出学校!”

混混们被喊声吓了一跳,一时止住了脚步,惊恐地回头张望。看到只有忠雨一个人时,为首模样的小混混轻蔑地笑了笑道:“哪个胆大的,敢管老子的事,真他妈吓死我了。兄弟们上!要不,他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说罢一挥手。小混混们来了精神,成扇面朝忠雨围了过来,忠雨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

为首模样的小混混大概跟他师娘学过几招,抢先一步,右手直取忠雨咽喉,忠雨身子微微后退,向左一闪,双手闪电般抓住混混的右手手掌,往下一压,随即双手叫劲,一个三百六十度大旋转。只见小混混一声哀嚎,身不由己,两脚腾空,跟着忠雨的节奏旋转起来……旋转未了,又一个背摔,直接把小混混扔出去三米开外。

闪让、压掌、三百六十度大旋转、背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动作干净利落,玩得漂亮。小混混那见过这个,全部呆若木鸡,站一旁发楞。被摔在地上的小混混挣扎了半天,起不来,大声骂道:“你们他妈瞎了……”小混混们如梦初醒,赶紧上前,扶起小头目。只见小头目灰头土脸,左手捧着右手,疼得直咧嘴。只是嘴还硬:“你,你他妈知道我是谁吗?敢摔老子!你,你是谁?敢报个号吗?老子跟你没完……”

忠雨笑了笑,手指众混混道:“你是谁,我没工夫管,我是谁嘛,你听好了:我叫刘忠雨,哈尔滨的;家就在场院南边。我老婆,上海的,姓王,也在这学校上班,我在家等你找我。以后别让我在学校看到你,要不,跟你没完!”

混混们见忠雨不吃那一套,扶起小头目,一瘸一拐地向西边的旷野落荒而去了。忠雨看他们远去的背影,没有追赶,也回家去了。

过了大约一个多月,是一个星期天,忠雨在家看书。突然,听见院子门响了,抬头向窗外望去,院子门开了,几个人影挤在门口,小声嘀咕:“就是这家。”“对,就是,没错!”忠雨走出门一看,身形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是谁。挤在院子门口的人,见忠雨出来,立刻拥进门,齐声道:“刘老师好!不认识我们了……”忠雨仔细一看,原来是之前到学校捣乱,挨了打的几个混混。领头的一个右手手掌还緾着纱布。忠雨问道:“你们这是……”一个混混说:“我们是来赔礼道歉,来拜师学艺的……”忠雨见他们并无恶意,忙把他们让进屋里,倒上水。

小混混们讲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那天在学校捣乱挨打的事,很快在混混们中间传开了。这伙混混自觉颜面扫地,就想联络其他团伙,找忠雨最后一搏,找回面子。宝山粮库练摔跤的小乔和他们有些瓜葛,知道此事后,给他们捎话说:“你们惹不起忠雨,他从省城来,可是个练家子,也是我师傅,为人仗义。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找他赔礼道歉,把话说开,万事皆休;若能拜他为师,学点本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乔跟忠雨切磋过摔跤,深知忠雨的深浅,也佩服忠雨的为人,就有了劝解小混混们语重心长的话。听说了事情的原委,忠雨笑道:“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能胡来,政府也不会容忍这种行为。知错就改为时不晚。赔礼道歉,拜师学艺就免了,交个朋友,互相切磋倒是可以的。”小混混们听罢点头称是,都说刘老师说得有理,我们也是一时糊涂才有前几天混账的行为,还冒犯了刘老师,真是后悔莫及。从今后,跟刘老师走正道,学点本事是真的。

于是,大家围坐在小炕桌上,就着混混们拿来的酒菜痛饮起来,席间混混们议定,忠雨就是大哥,跟大哥学本事,再不胡作非为。忠雨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应允了。

场部广播站的记者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他们耳朵灵,眼睛亮,笔头子了得。他们到学校采访了几个学生,向忠雨问了若干细节,写出了一篇通讯:《一身正气的刘忠雨》在广播站滚动播放。于是,忠雨武功高强、勇斗小混混的事家喻户晓,从此再没有小混混骚扰学校的事发生了。

不久,忠雨就担任了学校的团委书记。

又过了好几年,忠雨已经离职喂鸡了。有一年春节前后,中午时分我去看他,他正和几个客人喝酒,我看了看,并不认识。看着我疑惑不解的神情,忠雨笑着说:“不认识了吧?这是我打架结识的好兄弟!”说罢大笑起来。客人中的几位齐声说道:“大哥,可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那时年少无知,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全凭大哥提携,才有今天自由自在的开怀畅饮……”说罢,纷纷向忠雨举杯敬酒,七嘴八舌的,有叫“师傅”的,也有叫“大哥”的,还有叫“老师”的,一个个喝的面红耳赤……虽是薄酒素菜,却高潮迭起十分尽兴。谈话间,我知道这几个客人就是当年去学校闹事,被忠雨教训的那帮人。

现在,当年的小头目凭本事在哈尔滨一个小区当保安经理,余下的也都在建筑工地或厂子里打工,个个安居乐业。

三、改革风浪中的弄潮儿

后来,忠雨调场直小学当教务主任,不久又调场宣传部。当时上级号召“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忠雨从机关辞职“下海”创办养鸡场。

他带着技术人员在荒原上勘察选址;带领工人上山伐木,到砖厂拉砖……起五更爬半夜,顶风冒雪,一万多平方米的鸡场在荒原上拔地而起。红砖到顶的鸡舍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格外显眼、醒目。

忠雨马不停蹄地,忙于孵化、育雏、育肥……没有技术,买来相关书籍,刻苦钻研,向畜牧科的技术人员请教,到别的鸡场参观学习。回到家通宵达旦地泡在鸡场里仔细观察小鸡的生活习性、生长状态,对照实际情况,参照别人的经验给小鸡配料、饮水、调控温度……

在鸡舍忠雨睏了,就打个盹;饿了,就一手掐个馒头,一手抓块咸菜,对付一口……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时间,小鸡的成活率,产蛋率大大提高。忠雨从门外汉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户,他的鸡场成了当地名列前茅的养殖基地。最多的时候,员工十多个,饲养,清扫,防疫,捡蛋……各司其职。

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鸡场的规模扩大了。白天,来参观学习的、买蛋送饲料的,络绎不绝,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夜晚鸡场灯火通明,灿烂的灯光在漆黑的荒原上犹如璀璨夺目的明珠。

忠雨还在鸡场里用发酵的鸡粪喂猪;把鸡场周围的近百垧地承包下来,种上饲料;在附近的山坡上摆上木耳段。真是风生水起,一片发达景象。

时隔几十年,在鸡场打过工的赵宝海,每次见到我,还感慨万分地说:“李老师,那时刘哥的鸡场多火啊!几十号人,喂猪的,喂鸡的,摘木耳的买蛋的,送饲料的……到月开资,顿顿吃鸡蛋……真好啊!”

实至名归,鸡场名声在外,引起了农垦局领导的关注。总局领导来农场视察,在很多场合,多次公开表扬忠雨辞职下海,勇气可嘉;办鸡场事业有成,值得推广;并称赞他是改革风浪中的弄潮儿。

人到底不是铁打的,正当忠雨想大展宏图的时候,突觉身体不适,而且每况愈下,只好回上海养病。没想到雪上加霜信貞意外去世,这对忠雨是很大的打击。

忠雨本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了转移注意力,减轻悲痛,他积极参与了小区街道办的工作。收发报刊,出黑板报,当志愿者……勤勉有加。

忠雨就是这样,干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

我们都很乐观,认为他身体素质好,又勤于锻炼,休养一段时间,一定会向从前一样生龙活虎……

盼望着,盼望着,盼望还能看到阳光向上的面容,盼望还能看到活力四射的身躯……

谁成想,天不遂人愿,盼来的却是忠雨病逝的噩耗!

“逝者长已矣”,但只要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就是永存!

我只能用这篇小文来纪念我的挚友——忠雨。

     呜呼哀哉!

公元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