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老大

2017-11-02
李甘霖
165

散发着冷光的白花,低沉的哀乐,战友们凝重的神色,泪眼婆娑、哀痛欲绝的家属……让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参加追悼会的我们,也感受到会场的氛围和战友的无尽哀思。范老大驾鹤西去了,和他相处的往事,老大的音容笑貌却从心底翻腾起来,越来越清晰了。

六八年秋,大批知青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祖国东北边陲这个农场小小的生产队。生产队里到处都是朝气蓬勃的身影,到处都是饱含阳光的笑声,还有夹杂着上海和天津口音的普通话。这个小小的生产队顿时热闹起来了。知青们带来的远不只这些。

很快就到冬天了,有一天下午,到队里俱乐部学习,路过俱乐部东边房山头的时候,看见那围了不少人,还发出阵阵喝彩声。仔细看,不知什么时候这浇了一个小小的冰场,上边一高一矮两个小伙子正在滑冰。每人手里拿了一根长杆,长杆底下略呈L形。两个小伙子追逐着,正用手里的长杆击打冰面上的一个物件。有认识的青年介绍说,这是哥俩:高的是哥哥,叫范传国,人称老大;矮的是弟弟,叫范传太,人称老二,哈尔滨的。他们玩的叫冰球……哥俩真是好身手,在镜面一样光滑的冰面上,追逐着冰球,或前进或后退,快如流星;左冲右突,轻捷自如;猛然间,只听冰面上咔嚓一声,还腾起一阵冰雾,又稳稳地原地不动,双手一用力,“砰”的一声,冰球飞快地向前飞去……叫人想起曹植在《白马篇》里写游侠的名句:“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围观的人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还有人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直到有人招呼开会了,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后来,听人说,东北,尤其是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是中国冰雪运动的故乡,哈尔滨更是名将辈出,得天独厚,怪不得哥俩如此身手。

可惜,这种精彩的表演只看过这一次,以后大概是因为生产队的活忙且累,就再也没见过了。有好几次,路过俱乐部东边,都禁不住看一看,总觉得应该有点什么才好……

若干年过去了,有一回看体育频道,是中国队和北欧的一个小国的冰球对抗,泱泱大国居然铩羽而归。体育评论员不无遗憾地说道:“中国的冰上运动出现了人才断层,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当时我想,要不是遭遇了十年动乱,能得到专业的训练,像范氏兄弟一样的年青人难道不是很好的冰上运动人才吗?

范老大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我不敢断言他干一行爱一行,我却可以断言他是干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的人。

他当过农工,铲地、割地干净利索快,不输老把式。搞基建,他学会了放线,把角子;维修家属房,他学会了扒炕搭锅台……

他还在大车班赶过车。赶车有讲究。手头要准、要狠。抽马要抽耳朵尖、嘴丫子;抽牛要抽肚皮底下……要不然就跟挠痒痒,牲口不听你的。下口令底气要足,要清晰,要有威严,要毫不犹豫。一挂车要调教得人马合一,才是最高境界。关键时刻车把式一声口令,鞭子一扬,几匹马争先恐后,没有上不去的坡,没有拉不出来的“误”……当年,张柏林就是一队的头号把式,膀大腰圆,声音豁亮,鞭头子准,狠。连队生马上套,都交他调教。张柏林一声吆喝,多么调皮的马都服服帖帖;鞭子一举,马儿都竖起了耳朵,蹦直了腿,身上的肌肉像小老鼠似的直蹦,真的是蓄势待发……老大除了吃饭睡觉,天天跟着他,到底学会了张柏林的招数。翻地、趟地、送肥、拉秸壳、上山给家属拉柴禾,装车装得四四方方、有楞有角;绞车绞得紧,多远的道不散……什么活都敢接,什么活都干得像模像样。

后来,他到学校当老师,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学生中极有威信……

学校要开六一运动会,各班级的名单报上来了,运动项目也确定了,但是场地的划分、程序安排始终定不下来。于是有人说,让老大来吧(当时我记得他不在学校了)。第二天他来了,于是画跑道、设置沙坑,清点器材,安排程序,一切迎刃而解……

后来,学校实行承包,老大包了一队学校,硬是把一个时刻都要合并的学校搞得风生水起……

总之,用北大荒的俗话说,老大是二齿钩子挠痒痒——一把硬手。

老大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乐观的人。当年中断了学业,到举目无亲的北大荒;到了农场,干遍了农场的几乎所有工种……很难说每一次变动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但他都泰然处之,把它干好,即使在人生的绝境中,他也是面带微笑,给人以鼓励。

三年前,我老伴总觉得浑身无力,心慌气短,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家里从来没有人得过这种病,也没有心理准备,当时真有世界末日的感觉。老伴面色苍白,一脸沮丧;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安排老伴进了病房,我深一脚,浅一脚,漫无目的地向楼下走去。在楼下的大厅里意外地遇见了老大。他坐在候诊的椅子上,我上前招呼道:“你怎么啦?”他笑着,很平静地说:“肺癌来复查。”我大吃一惊:“什么……你……”看他平静的神情和灿烂的笑容,我很怀疑我的耳朵。老大一字一句地说:“肺、癌、来复查。”看我惊诧的表情,他又笑着说:“没病当然好,摊上了也别怕。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活一天就乐一天,活出个样子来。现在科学发达,不见得就治不好。”乐观的态度感染了我,我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告别老大,向楼上走去的时候,觉得步子却轻快了不少。回到病房见到老伴,把老大的病情和老大的话给她转述了一遍,老伴的脸色也轻松起来了。十几天后老伴出院了,常常对别人说:“人家癌症都不怕,我这病小菜一碟……”

用阳光乐观的态度直面生活,并影响别人,这就是现在反复提倡的正能量,用佛家语来说就是“泛爱众”。

老大安息吧,我们会记得你的,活在人们心里便是永存!

谨以此文纪念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