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10月12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事。虽然过去近半个世纪,有些事历历在目,时时在脑海里涌动,出现抹不去的画面。
那年那月老三届毕业生,随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令,一批批带着好奇,朦胧,揣着天真幼稚的种种想法,伴着长呜的列车,告别站台送别的父母,亲人,同学,穿着发下来黄色棉衣裤和帽子,帽子下面露出张张迷茫和滿脸泪痕的小脸。十几个小时列车到了双鸭山,几台汽车分别把我们送到指定连队。下车看到荒凉贫脊杂乱的土草房,一场雪后高低不平的道路,操场跑来一群天真的孩子,天气冷他们手都插进袖口里,有的还流着鼻涕,有几位先来农场的上海知青,佳木斯知青和队里的少数领导,敲着鼓打着锣组成的欢迎小队。
看到这环境都不愿下车,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无奈领队姜兽医告诉我们,这就是你们今后生活,学习,劳动的农场一队。还好把我们女生都分到队里仅有的大砖房住,我校女生多分到靠边的大宿舍,行李拿进屋,谁也没打开,只听见哭声,我校男生张贵大哥带队,来安慰这些小姐妹,都说男儿有泪不轻掸,劝着说者,他们眼里也闪着泪花,这时我们耳边传来轻轻的略带沙哑凄凉的曲调,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时哭声,歌声连成一部特殊的合声,好悲伤。我们这批哈尔滨老知青去55人,连队组织我们学习,介绍老农场的历史,明确了方向。我们这批走出校门的孩子,走向风雪荒原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步。
随后老天津来了20名知青,转年新上海,小北京,小天津陆续到了连队,给连队带来生机,在那片黑土地开始人生的耕耘,建立了深厚割舍不断的真情厚意!